首先,企业需要搞清知识产权的范畴,明白Ⅰ类知识产权和Ⅱ类知识产权的区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企业知识产权情况采用分类评价方式,具体分类情况如下表:
相对于Ⅰ类知识产权来说,Ⅱ类知识产权的含金量小,所以落实到评分机制上就是得分少,而且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只能使用一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只要求知识产权必须在有效保护期内,不限制获得的时间。
获得方式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知识产权的获得方式有明确的要求,必须是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相关性
高新认定中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需要跟企业的主营业务密切相关,是企业的核心收入来源。
创新能力评价中知识产权指标对知识产权数量的评价及分值,1项及以上Ⅰ类知识产权(一般企业为发明专利,7-8分)比5项及以上Ⅱ类知识产权(5-6分)得到更高得分档次。可以看出发明专利的认可度比实用新型、外观专利、软件著作权的认可度要高。
既然1项发明专利就能拿到高分,那知识产权这里有1项就行了。NO!仅仅1项发明专利怎么足以在高企认定中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呢!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中,但这跟知识产权又有什么关系呢?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简单地说,就是把无形的知识产权(专利、版权等)变成了有形的产品、工艺、材料等。在创新能力评价中,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标将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同一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转化的,或转化为多个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等的,只计为一项)。因此,如果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标中想要拿最高档次(25-30分),那么需要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5项,即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总数是≧15项。1项有效知识产权对应1项科技成果转化,所以成立3年或以上的企业,至少拥有15项以上进行了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
最后,知识产权是高企申报的重点,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因为知识产权这一块材料不过关,而造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不成功,所以企业一定需要重视,2020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已经开始,如果您的企业想要在今年申报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现在就要立刻着手准备相关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