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研发部门究竟有什么职责?怎样才能更好地与财务部门配合?在日常的工作中,笔者经常会听到一些大企业财务总监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在高新认定中,研发部门可以作为的空间很大。换句话说,如果大企业研发部门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高新认定工作将事半功倍。
现象:关键研发信息被“过滤”
高新认定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申请材料,而材料对重要信息陈述的准确性,往往对企业是否能够通过高新企业认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很多大企业在高新认定的材料中,十分关键研发信息被“过滤”掉了。
A企业的例子,就非常典型。在高新申请材料中,A企业将“核心技术及创新点”表述为“优化电机设计,将系统电压由12V提升至48V”。仅从申请材料看,这似乎并不是十分困难的研发项目。但笔者通过和工程师的对接与深入交流,发现此项目涉及的电压转换的背后,集中了系统发热、结构优化等诸多内容,具有相当的研发难度。然而从《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情况表》中的字面描述看,仅保留了变换电压的内容,完全无法体现项目的实际难度及其所需的研发投入强度。
思路:突出研发部门主导地位
为什么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很多重要的信息会被埋没?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企业对新技术保密的需要,另一方面往往是企业财务部门与技术部门沟通不畅造成的。因此,只要企业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就能够更顺利地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进而创造税务价值。
建议:改变高新认定现有程序
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细化,企业应明确研发部门在高新技术认定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实践中,像大企业的情况并非个案。笔者在审核客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材料时发现,有些企业在“核心技术及创新点”中的表述为“电机性能升级;更换材料,改善力学性能”。但是,这种表述对于创新点的描述含糊不清,非技术人员难以判断。进一步讲,这里只是提到了“电机性能升级”,具体是哪些方面的性能升级?如何升级?是否仅为常规性升级?这些疑问没有说清楚,会增加认定结果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这些表述可能会被理解为只是将已经存在的一种新型材料直接应用到产品上,无法被定义为研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