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关注高新产品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是否相符;
2、关注本期主要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毛利率并与上期比较,关注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检查是否异常,两期之间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如有异常波动,应当查明原因;
3、关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和研发费用结构明细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明确管控程序和审计程序,获取充分、合理的审计证据,得出相应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4、关注单位时间段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是否符合申报企业的经营规律(如季节性、周期性等),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5、关注技术性收入中当期开始提供劳务、跨期完工的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接受委托科研等合同,检查其是否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包括检查相关合同或协议、完工进度确认文件以及收款记录,关注完工进度的确认方法是否合理;
6、高度关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确认方法是否与财务报表所采用的收入确认方法一致,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前后各期是否保持一致;关注周期性、偶然性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
7、将各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科目)进行结构性分析,判断其合理性,作出相应记录;
8、高度关注人员人工的费用核算是否合理,应重点检查和关注整个人工费用结算的凭证和佐证资料,确定研发人员的工资费用是否真实、准确;
9、关注企业现金流量表、研发费用明细表中的人员推算的平均人员工资是否存在异常;
10、对于直接投入应重点关注研发支出、管理费用、原材料明细账、原材料购入、领料、结存明细表、研发项目分配表等,确认其结转研发费用合理性、金额的准确性;
11、高度关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项目,属于研究开发项目和非研究开发项目共用的资产,应检查折旧或摊销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且前后各期是否保持一致,分配的金额是否正确;
12、高度关注设计费用的付款申请审批单据,确认其费用发生的真实性、金额的准确性,委外设计费需关注协议;
13、关注无形资产的真实性及摊销金额的准确性,如属于多个项目使用的,按各项研发项目使用的工作量等方法计算后计入;
14、高度关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项目,检查研究开发项目中委托外部研究开发的投入额是否按80%计入研究开发费用总额,若超过80%,申报企业必须作出调整;
15、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要关注其他费用金额不高于研发费用总额的20%,如属于多个项目的,按单个项目直接投入占总投入比例进行分摊,若费用较小则直接计入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