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财经网4月3日讯
科创板开闸之际,各地纷纷重奖科创企业。毫无疑问,科技将成为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
那么,有没有一个指标能够衡量各大城市的科创实力呢?
有的。
那就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这个指标比研发投入(R&B经费)和专利数据更直接,也比独角兽企业数量更全面。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林小昭统计的2018年各大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现一个有趣的结论,东莞、苏州两个地级市的高新企业均已超过5000家,横扫包括杭州、武汉、成都在内的所有二线城市。
通过检索公开信息还发现,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高新企业数量分别约为2.5万家、9206家、1.1万家、1.44万家,再次彰显一线城市的雄厚家底,这令所有二线城市望尘莫及。
全部统计结果如下:
编者注:北上广深数据来自对统计局官网和公开报道的检索,其他城市数据来自第一财经的报道。
细看这个表格,信息量不小,我们主要解读一下广州、东莞、苏州、佛山、中山、珠海等城市。
广州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近年来,广州的科创数据被自媒体黑得不像话,一会是“广深之争”,一会又是“广杭之争”,让人为广州捏了一把汗。但这一次,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可以说为广州正名了。
根据人民网的报道,2018年广州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总数突破1.1万家,稳居全国第三。
不仅如此,2018年广州市有2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47%,其中7项(全省共9项)由广州市单位或个人牵头完成。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广州多的只有北京和深圳,分别达到2.5万家和1.44万家。广州的数量超过上海,相当于2个苏州、2.8个杭州、3.6个成都。无论风云变幻,你大哥终究还是你大哥,广州的底子不容置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