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什么一定要趁早?
一、从政策方面来讲
近几年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加上宽松的创新创业政策助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毫无疑问,高企认定政策必将逐步收紧,认定门槛必将逐步抬高。
二、从企业获益来讲
1.税收优惠
通过高企认定当年即可减按15%税率享受所得税优惠。通过认定越早,享受优惠也就越早;税收优惠,特别是对企业在早期的成长助推作用也更大。
2.认定补贴
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申请政府资金补贴。换言之,目前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可能额外赚钱。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政策收紧,试想补贴会一直给吗?哪天突然没补贴了,不仅得自己花钱去认定,而且政策收紧了通过还会更困难。
所以,一般都在当年的高企认定结束后,即启动次年度的高企认定准备,早准备、早规划、早立项。
高企认定有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一、梳理知识产权情况
想要在2019年申报高企的企业,现在就应该全面梳理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如果知识产权情况不达标,则应该及时的利用现有的符合申请条件的知识产权,查缺补漏、提前布局。
注意:发明专利的一般周期在2年左右,甚至更久;实用新型专利从申请到拿证在7-14个月左右的时间;软件著作权从登记到拿证在2-3个月左右的时间。发明专利的得分高于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如能够申报发明的,尽量申请发明专利。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实行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首要指标,所占分值高达30分。且不再只是数量多就能拿高分的局面了,现在保证有数量的同时还要体现有质量的存在,这个质量表现在知识产权类型、与产品的相关度和技术先进性等方面。
二、提前归集财务费用建立科技财务体系
高企认定工作指引中明确了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同时明确指出企业应对研发费用进行单独列支并单列到具体研发项目。
而如果企业在前期并没有将研发费用单列到项目甚至没有在账内单独列支研发费用,那么必然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在申报高企认定时,才临时按照「指引」要求,按项目对研发费用逐项进行归集、认定,工作量非常大,有时甚至都是在做无用功。因此,提前归集财务费用是十分重要的准备环节。
此外,认定条件还要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要求。因此,企业前期对每一个研发项目在财务上设专帐管理,形成规范的科技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企业科技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便十分重要了。如果没有相应的财务体系构架,很难证明企业正在健康、快速发展,自然也会提高企业申请科研项目资金的难度与风险。
三、事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
认定条件要求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例要在10%以上。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人力资源体系,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满足公司和员工发展的需求。
四、预先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主成果一般有硬件、软件、工艺、方法、服务等,副成果一般有标准、专利、论文、图纸、著作、报告等。科技转化成果,是高企认定的认定条件中另一项高分项,因此,在这一项做好工作,是直接可以提升高企认定成功率的。
因此企业要在前期做好项目规划与定位,做好立项评估,注重立项管理,建立制度保障使风险可控;同时还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术难题,以此推动企业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使其在评分中拿到高分。
五、及时建立研发机构,规范组织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指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评分占比20%,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研发过程中对研发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执行、奖励政策的体现都要明确规范。
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是很多的,有些材料是证明成果的,如知识产权证书;许可使用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有些材料是可以验证过程的,如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通知、委托科研协议、行业专家对研发工作的评价会议意见等